同心县简介
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,隶属吴忠市管辖,总面积4662.2平方公里,辖7镇4乡1个开发区,142个行政村,11个社区,总人口38.55万人,是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。2020年,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,同比增长10%,增速位于全区第三、全市第三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.4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.6亿元,增速全区第三、全市第一、山区九县第三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.4%,增速位于全区第一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7126.8元,同比增长5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39.4元,同比增长10.3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.2亿元,同比增长16.4%;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.8亿元,同比增长7.9%。2020年底全县8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,现行标准下22294户84829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,实现了县摘帽、村出列、不落一户一人的脱贫目标,历史性告别了绝对贫困。
历史文化悠久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,西汉时即设置县府,命名“三水县”,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都有建制,至今建县达2200多年。同心县既是唐蕃古道、丝绸之路经过之地,又是回汉各族人民交往、融汇的地方。康济寺塔雄伟壮观、明王陵墓规模宏大、古长城绵延数十里、下马关瓮城俯瞰沧桑。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互相影响,积淀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、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。
红色底蕴深厚。同心县是一片红色热土,嘹亮号角从这里响起,红色故事从这里传扬,民族情谊从这里生发。在1936年10月,同心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政权——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,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,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,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一、二、四方面军的胜利会聚,埃德加·斯诺震惊世界的名著《西行漫记》,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同心写成的。历史上,朱德、彭德怀、邓小平等200多位共和国缔造者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足迹,创造了不朽业绩。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《同心》生动再现了当年可歌可泣的历史。革命遗址遍布全县,红军西征纪念园是国家4A级景区。
区位优越显著。同心县东与甘肃环县相邻,南与固原市接壤,西与海原县相邻,北与中宁、红寺堡接壤,是宁夏南北交通要道。上世纪80年代,同心县就是宁夏的商贸流通试验区,被称为“小广州”、旱码头。北距宁夏银川市167公里,南距固原市110公里,西距甘肃省兰州市280公里。境内宝中电气化铁路贯通全境,福银、京藏、银昆高速公路及G109国道、G344国道、S203、S304省道穿境而过。园区物流互联互通,县乡村道阡陌纵横。便利的交通使得同心县商贸传统源远流长,自古就是丝路驿站、商贸重镇。
自然资源丰富。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,北纬36°58′48″,东经105°54′24″,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,光照时间长,昼夜温差大,耕地总面积212万亩,其中水浇地40万亩、旱耕地172万亩,宜林地270万亩,宜牧地241万亩。矿产资源丰富,境内已探明石膏、冶镁白云岩、灰岩等18个矿种,目前探测发现,煤炭、石灰石、白云岩储量均过亿吨,开采价值大。同心是宁夏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、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,立足自身资源禀赋,围绕“轻新健”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,2021年底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322万千瓦,占比超过全区的十分之一,已发展为宁夏新能源大县。
特色产业兴旺。同心县土地广袤,光照时间长,洁净的水源,无污染的土壤,是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宝库,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布局,把培育发展“8+2”重点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,同心牛、羊肉味道鲜美,“同心圆枣”中国驰名商标,银柴胡种植基地入选“全国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”,有机枸杞6大系列40多种产品畅销美国、日本、欧盟等海外国家,菊花台庄园、润德庄园枸杞产品分别荣获2019年北京园博会金奖和银奖。同心县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“中国有机枸杞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”,中国国际山羊绒集散城、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。
民族团结和谐。同心是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,回族人口32.2万人,占全县总人口85.7%,历来有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。1936年10月,西征红军在同心建立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自治政权—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,这是我们党民族自治政策的最初实践。在这片血染的热土上,有红军战士汗水的溪流,也有各族群众送“欢迎粮”、捐“抗日款”的佳话,更有回汉各族群众热爱红军、拥护红军、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的可歌可泣动人事迹。近年来,同心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统筹民族团结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,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,谱写了脱贫致富奔小康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新篇章,民族团结进步成为同心靓丽的名片。同心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。